米乐m62003年,他临危受命,作为医院第一个安排前往301医院进修学习危重症救治,学有所成后立即投入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筹建。
从原来的4张床位,到如今的57张床位;从原来的2名医生、11名护士,到如今的22名医生、107名护士,他带领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年收治急危重症患者5000余人次,抢救技术及水平已经和国内前沿接轨,人手和设备也不断地“更新升级”。
在他25年的医学生涯中,一直将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对待患者体贴入微、任劳任怨;推动学科建设勇于创新、注重实效,用高超的技术完成了多例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他就是南华医院危急重症医学科主任廖谷清。
长期以来,ICU一直视为救治危重症生命的最后屏障。一次用药米乐m6,一次手术,都直接关乎患者的性命存亡安危,因此对医者的医技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作为重症医学科的科室负责人,廖谷清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善于思考、勤奋学习,积极推动ICU科室建设,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升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机会,满脑子只想着怎么把人救活。
1998年米乐m6,廖谷清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以后来到了南华医院工作,到2003年,廖谷清一直在南华医院内科工作。当时国内重症医学科发展并不成熟,放眼省内,单独开设ICU病房的医院也寥寥无几。南华医院开科初期ICU仅有四张床位用于紧急救治危急重症患者,ICU人力资源和设备配备都十分匮乏。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内医学界对于ICU病房的开设呼声也是愈发强烈。廖谷清在2003年末前往301医院进修,系统学习了重症医学理论、危重症病人的处理流程和重症急救操作,半年以后,廖谷清返回医院着手筹建ICU。成立之初,人手严重不足,廖谷清和科室一名下级医生,以科为家,天天守着病人不敢懈怠,毫无怨言。2006年,ICU医生增加到4名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这无疑大大缓解了廖谷清的压力,但廖谷清从未放松自我,他又开始考虑如何提升科室医疗整体水平、更新设备。
医学学无止境,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廖谷清表示,“每次外出学习进修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总得带点东西回来。”对于每年省内外的重症培训,廖谷清总会积极报名,气管切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纤支镜、胃镜、呼吸机的规范使用、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技术都是他“取经”的丰硕成果,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廖谷清的个人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同时,他也在科室开展同质化培训,大家共同提高,在廖谷清的带领下,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奋力追赶国内重症救治的顶级医院水平,南华医院ICU每年均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ECMO技术被医学界称为“终末神器”,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ECMO技术为心肌炎、心肌梗塞患者带来了福音,通过ECMO技术辅助患者心肺功能正常使用,等到患者心肺功能有所改善后,再逐渐将其替换,其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ECMO技术在国内刚开展不久,属于重症医学科领域的前沿尖端技术,廖谷清为了彻底“拿下”它,辗转北京阜外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进行观摩学习,在他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之下,率先在衡阳地区率先开展ECMO技术,成为衡阳地区当时为数不多开展ECMO技术的医院之一。
廖谷清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每天接触的患者大多数都是休克、呼吸衰竭、多发性暴力损伤等危重症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廖谷清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随时保持处于应急状态,手机24小时开机,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只要廖谷清手机有消息转入或者电话打进,他都会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认真捕捉电话里的患者信息,这已经成为廖谷清一种职业习惯。“做我们ICU这一行必须保持随时迎战的能力,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爱心,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你漏接一个电话从而影响患者的最佳救援时间。”廖谷清如是说。
去年,60多岁的张爷爷因车祸被紧急送往ICU,经过医院初步诊断,患者状况不容乐观:肝脾破裂米乐m6、胸部闭合性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盆骨骨折等迹象。临床上出现了医学上致死三联征:体温不升、凝血机制紊乱、代谢酸性中毒,如果不抓紧时间进行抢救,张爷爷性命堪忧。
考虑到患者当时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米乐m6,已经不具备抬到手术室进行麻醉手术的条件,廖谷清马上组织科室成员为患者插管上有创呼吸机,随后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以及采取腹部加压包扎,人工为患者止血,在为患者进行骨盆以及外骨骼固定的同时,他积极协调衡阳市中心血站以及各大医疗机构紧急调取血液保证输血,他向医院申请为张爷爷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胸心血管外科、骨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的医生提前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多学科合作共同为患者开展损伤控制手术。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在廖谷清的积极协调努力下,终于将张爷爷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一周以后,张爷爷病情趋于稳定,从ICU转入普通病房,至此,廖谷清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转而投入新的患者的抢救中。
危重病人紧急情况的处理,属于廖谷清工作常规内容,他面临的患者病情重、抢救急,每次在救治患者的时候他都会精神高度集中,认真思考患者的救治方案,做到不留遗憾,一旦确定,最快速度落实措施。看到患者逐渐好转,廖谷清十分欣慰:“虽然在抢救患者的时候时刻都要紧绷着神经,但是每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的时候心里都会感到莫大的喜悦,我们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医技上的刻苦钻研,廖谷清平时也十分注重医技的传承和创新。在科研方面,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12篇。在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廖谷清不留余地米乐m6,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多次主动申请支援国内医疗水平相较于比较落后的地方,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开展疑难病例讨论。
不久前,一个3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胸痛、呼吸困难从耒阳市人民医院紧急转入南华医院寻求救治。患者入ICU时意识模糊,血压低、四肢失温等特征,他立即意识到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基于患者有糖尿病史,加上患者比较肥胖,廖谷清初步判断此名女性患者可能是由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心肌梗塞、心脏破裂,他当机立断,马上为患者安排手术。
在协调手术的同时,廖谷清作为该患者抢救小组组长,安排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及时引流出200ml血性液体,暂时缓解了患者病情,在最短的时间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善了术前准备,胸心血管外科医生为患者紧急开展心脏修补手术,终于在廖谷清的积极协调和全体抢救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手术效果良好,仅过了7天,患者病情就已经完全得到了控制。在查房之余,廖谷清经常带领青年医生现场讨论患者病情,商讨后续治疗方案。帮助青年医生积累临床经验,帮助他们早日能够独当一面。
廖谷清不仅注重医院内青年医生的培养,他也十分关心其他兄弟医院ICU科室的建设与发展。2015年8月,廖谷清被南华医院派往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支援ICU科室的援建工作,从ICU规范化管理、建章立制、危重患者识别与抢救……廖谷清手把手地教当地医生危重症相关知识,教他们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使用等ICU的抢救技术,每天也会像在南华医院一样定期开展培训与疑难病例的讨论。在廖谷清精心教导下和无私帮助下,对口援建的医院ICU科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医疗水平业务水平如今在当地所在市区都排在了前列,抢救成功了大量的危重病人,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赞誉。
从医25年及五年衡阳医学院学习经历,廖谷清钻研医术的时间已近30年,他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带领他的团队抢救了无数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和学术水平,他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ICU科室的建设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也赢得了患者的赞美与同事的爱戴。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