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2023年8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应邀参加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一带一路”医学救援大会。
下文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蒂埃里·梅拉在大会上的发言节选。
首先,请允许我向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贵单位邀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加第五届一带一路医学救援大会这一重要活动。
今天是我第二次参会。2019年第一次参会之后,我离开了中国;几个月前,我又重返北京,担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的主任。我很高兴看到一带一路医学救援大会仍在积极参与关于国际医学救援的讨论。
借此宝贵机会,我希望能够从人道视角探讨本次大会的主题。更具体而言,我希望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对提供医疗服务所造成的挑战,并重点介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复杂环境中的行动经验。
现在,我想与各位讨论紧急医学救助这一话题。近期,中国多省市刚刚遭遇恶劣天气与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我们对受灾民众深表同情。
不过,我不会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因为今天主题的重点在于国际环境中的紧急医疗服务。
当今世界因冲突、灾害和人道危机而伤痕累累,为需求最迫切之人提供医疗服务,体现出我们能够与民众感同身受,并团结一致,致力于减轻人类的痛苦。
毋庸置疑,在面临危局之时,人道紧急医学救助在挽救生命、减轻苦难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此类救助应跨越边界、冲破障碍,向身陷困境和偏僻地区的个体和社区伸出援手米乐m6。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无条件支持会为受影响群体与最带来巨大的希望。
在台风、洪水等许多自然灾害过后,国际社会所开展的行动已带来了切实的改变。这在近期的土叙地震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国际社会对灾情予以高度关注,中国也迅速派遣救援队驰援灾区。
叙利亚,阿勒颇。照片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正在评估震后在一座寺中避难的民众的需求。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自2011年叙利亚冲突爆发伊始在该国开展行动。今年2月6日地震发生后,委员会已身处一线,能够及时展开应对。而由于该国安全局势动荡,国际社会深入灾区驰援极为艰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5.7万余人提供了医学救助,还向受灾的非国家控制地区的医院提供了医疗物资和设备。叙利亚红新月会得到支持,配备了流动医疗队,并为阿勒颇、拉塔基亚和哈马的集体避难所中的民众提供了基本医疗服务和急救服务。
在紧急局势期间米乐m6,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这一方面往往遭到忽视,极有可能造成援助工作出现混乱、重叠和重复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重点讲一讲紧急医学救助与对医疗系统的结构性支持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涉及持久危机局势的情况下米乐m6。
在生死攸关之时,特别是严重危机突发的情况下,人道医疗队就是希望之光。而此后,随着危机第一阶段态势减弱或结束,就必须开始满足其他需求,需要开展其他应对行动。在冲突期间,医疗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医疗系统也被完全摧毁而无力应对;再考虑到如今大多数武装冲突均旷日持久,持续几十年,这种情况就需要人道组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帮助陷于长期动荡与暴力之中的民众。
例如,叙利亚冲突如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阿富汗冲突则已持续超过35年,其他经历长期冲突的国家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包括索马里、刚果民主共和国、也门、缅甸......
2022年4月1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一支工作组在首都基辅附近的伊尔平救助伤者。
当今时代全球普遍动荡不安,存在多极化趋势,地方、地区和全球力量中间存在极化程度较高的现象。即使是在一国国内,也能看到针对社会边缘化群体的歧视、污名,排斥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社会政治形势动荡,出现了信任流失、经济恶化、社会凝聚力减弱、对抗与暴力增加的情况,这又进一步导致人道需求攀升,并对民众的生命与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暴力和冲突造成的痛苦之外,气候变化使民众的处境雪上加霜。在萨赫勒地区国家,在索马里,在阿富汗米乐m6,我们看到最为贫困和脆弱的国家在面临气候冲击、贫困、冲突、暴力、粮食和经济不安全等多重打击之时首当其冲。威胁层层叠加,严重影响了社区民众的健康状况,对人道和发展组织的应对行动构成挑战。
人道准入受限是援助工作者和救济机构在尝试深入冲突地区和灾区等地,为需要帮助之人提供重要援助时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由于存在政治、安全、物流后勤和行动限制等多种因素,且这些因素往往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如果人道准入受限或受阻,脆弱社区和弱势人员就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人道准入问题较为棘手,需要政府、人道组织、国际社会和有关利益相关方协力解决。外交协商、倡议、促进工作和创新方法可有助于克服上述挑战,并确保挽救生命的援助排除万难,最终送达。
在叙利亚地震之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曾协助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进入灾区;在阿富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过协商,使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工作组进入了非国家控制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两国之间所发挥的斡旋作用也对人道局势颇有助益,或将开启也门旷日持久冲突的和平进程。
每天都有1.6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疟疾、腹泻和其他疾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发生此情况的可能性是世界其他地区的14倍;
全球每年99%的孕产妇死亡均发生于发展中国家。乍得的孕产妇死亡率远高于瑞典。
全球的医疗不平等是造成人类发展速度放缓的罪魁祸首。如上所述,医疗不平等会导致预期寿命缩短、发病率增高、经济负担加重、社会出现动乱、健康结果差,并进而加剧经济和社会劣势,最终形成不平等的恶性循环。
关于第二点,新冠疫情除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之外,还破坏了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工作遭受重创,艾滋病和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管理也未能幸免。常规疫苗接种中断;2021年,全球有4000万儿童错过了一剂次的麻疹疫苗接种,死亡人数据记录超过了900万。
医疗系统崩溃对公共卫生造成了严峻挑战。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就是一项有力的例证。此类疾病每年造成4100万人死亡,相当于全球死亡总人数的74%;而在这4100万人中,77%又来自中低收入国家。
第三项挑战就是医护不断受到威胁攻击,亦即针对救护车、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基础设施蓄意实施暴力行为,并对医疗服务的提供造成影响。此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乌克兰、苏丹等冲突国家,而且也存在于和平国家,英国、意大利和哥伦比亚就在疫情期间经历了类似情况。
为应对上述情况,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十余年前发起了名为医疗救护面临危险的活动,旨在通过提升公众认识、开展外交动员、进行法律干预的手段,保护医务人员、医院和患者免受攻击和暴力。据估计,2022年,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开展行动的全球各地,共统计有542起针对医护的攻击事件。暴力不仅会严重危及个体和社区,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医疗服务的破坏、心理创伤和对社区的长期影响,冲突地区尤甚。
保护医疗服务不仅是一项道德责任问题,而且还对维护健康权、确保个体与社区的福祉而言至关重要,在危机期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首先,应加强国际合作、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只有能在地方、地区与全球层面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重建对话,方可巩固国际团结。
我们坚信,中国在全球卫生与国际合作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日后的疫情预防、准备与应对规划而言具有关键意义。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地方、地区与国际层面汇聚全球医疗卫生行为方的绝佳平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非常乐于探索在中国各地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医疗领域合作的渠道,尤其是在脆弱和局势复杂国家开展医疗合作的渠道。
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无疑为涉及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协调行动与人类发展带来新气象,也有助于在低收入国家构建更为强大、更能抵御攻击的医疗系统。
证据显示,在脆弱国家通过投资初级卫生保健建设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对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确保全球平等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需要像中国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国愿意为持久和平与安全进行投入,促进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全球医疗卫生行为方广泛接触沟通,以改善脆弱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获取。在北京,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与国家卫健委、智库和学术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话与经验分享。中国为支持非洲医疗事业所开展的工作,如在亚的斯亚贝巴建设非洲疾控中心、为非洲医务人员提供继续医学教育,以及过去60年间中国向世界各地派遣的援外医疗队,均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时刻准备继续与中方就全球卫生问题交换意见,并希望日后可加强合作。
本文为蒂埃里·梅拉先生的发言节选,如欲查阅全文米乐m6,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网查看。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