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日电(郑莹莹)如何推动感染病领域的合作创新?1日,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华申微生物与感染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感染合作论坛暨首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在上海举办。
论坛以“以国家中心合作平台,赋能感染科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临床、科研、流行病学、药物研发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全面聚焦国内、国际感染学科及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探索感染病领域的新发展格局。
会议同时发布了多项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与UpToDate合作编制的感染性疾病最新的指南与专家共识,为相关领域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指导米乐m6。
东方国际感染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牵头举办的感染领域的学术品牌米乐m6,旨在定期汇聚来自全国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最前沿的疾病防治技术和研究成果,为感染病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第一届感染合作论坛暨首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于3月31日开启,将持续一周至4月6日落幕。学术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分享最新的临床技术和科研成果。
大会开场视频以一部宣传短片介绍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成立的目的和意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指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医、教、研、管、防和公益服务等方面全面引领,打基础、做表率。作为合作进步的平台,本次论坛将让大家在精诚合作中赋能自身学科的创新发展,相信为期七天的感染病学术周,也将会是感染学科创新发展的“黄金周”。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表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成立两年来取得许多重要成绩,这有上海感染病学界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全国同仁的鼎力支持,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在协助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三级网络项目的实施中,优化了传染病医疗救治资源的全市布局,提高了各级各类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及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效推进本市的传染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国家医政医管司司长焦雅辉通过现场连线致辞中指出,对于感染病学科来说,不仅要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还要多角度、多维度夯实我国感染病防治能力。感染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当前需着力完成的任务。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在致辞中简要阐述了传染病的发展历史,并表示我国对传染病防治的手段在不断更新,对我国感染病学科的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
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分别致辞,对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第一届感染合作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东方国际感染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学术品牌的发展寄予厚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视频致辞中希望感染病领域及其交叉学科的临床专家、科研人员、流行病专家以及企业界的科学家一起共同研讨,通过学术交流,增强合作,为感染病学的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传染病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院士滕皋军在视频致辞中对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第一届感染合作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肯定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过去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地坛医院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在北京的主体医院,会和华山医院携手,为感染病的学科建设、临床创新作好示范带头作用。
现场,专家学者上台,共同开启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
启动仪式结束后米乐m6,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与UpToDate合作编制的感染病指南及循证临床指引系列专题正式发布。本次论坛共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首诊患者的评估与管理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成人患者的评估及药物》《新冠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期的评估与管理》《猴痘公众防护指南》等多个主题的指南/共识及临床指引。感染病循证指引分论坛也将在学术周期间举办,届时相关专家将对本系列指南/共识及临床指引进行解读、在线答疑。
“青柑奖”启动仪式同期举行,“青柑奖”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米乐m6、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于2023年联合发起,是为支持中国肝病领域青年学者设立的公益性奖项。窦晓光、黄爱龙、贾继东、金荣华、李太生、马雄、南月敏、宁琴、祁小龙、唐红、唐小平、王贵强、魏来、谢青、张文宏等感染病和肝病领域专家共同出席青柑奖启动仪式。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为开幕式做总结发言。张文宏表示,经历新冠疫情的三年对于感染病学科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后疫情时代米乐m6,我们对感染病学科的重要性和未来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要打造出一支“平战结合”的队伍,这支队伍能够应对感染病危急重症的救治需求,能够具备快速响应的研究能力,以证据回答疫情带来的实践挑战,能够具备公共卫生视野,和疾控体系紧密协作筑起应对疫情的防波堤。(完)
共同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朋友圈” 2023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