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4月18日《火石创造-液体活检全球地图》的发布在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反响,随后火石也举办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对液体活检目前的行业现状、技术进展、发展机遇等进行了更深入探讨。本文将重点回顾最近一个月液体活检领域的
液体活检的研究可以说非常火热,从上个月18号火石报告发布以来又有了一些重大的科研进展,也有更多的公司进入到了这一领域,本文将重点回顾最近一个月液体活检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以及专家观点分享。
人类T细胞可以靶向针对肿瘤特异性的突变,对癌症的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极具吸引力,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来获得这些T细胞仍是一种挑战。
研究展示了一种可以从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靶向特异肿瘤突变的T细胞的新型方法。
只需一次简单的血样DNA检测,便可获知肺癌患者体内的关键基因突变,并以此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首次前瞻性地证实了液体活检技术可作为一种替癌症患者挑选治疗方案的实用性工具。
Ymir Genomics开发了从尿液中分离细胞外囊泡和细胞外核酸的两种高产量方法。一种是基于一种新的特异分子使它们沉淀;另一种是基于广泛使用的树脂捕获法。
在临床试验中分离和分析外泌体可以很容易地部署在医疗点以测试新方法。一个是基于一个磁-电化学传感器(ACS Nano. 10, 1802–1809, 2016);另一个是涉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芯片,称为纳米等离子体外泌体(nPLEX)传感器,它使用具有结合亲和配体“纳米孔”的金属-薄膜阵列检测预先规定的外泌体蛋白。
外泌体作为治疗剂仍处于很早期的阶段, MD安德森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第一阶段的研究,建立动物模型。外泌体可能具有天然的靶向特定组织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修改其生产细胞系重新改变他们的选择性。
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领导合作研究小组成功证实了一种简单液体活检技术作为临床工具识别特定病人的可行性。
液体活检技术可快速且精准地探测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两种关键致病基因的突变,进而帮助临床医生为病人制定针对上述两种突变的化疗药单,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水平。
证明了CTCs细胞群也许存在某种机制,在通过毛细血管时能避免被剪切力所破坏米乐m6,从而具有更强大的转移潜能。
Toner等人构建了一种模拟人体毛细血管的7微米微流孔通道,观察患者血液样品和细胞系中的CTC细胞群如何能通过这些通道。Toner研究组还发现CTC细胞群会由于某些药物而破裂。
早期的“先锋”癌细胞进入肺部后通常都会死亡,但是它们会首先释放出行动上类似于“僵尸”的颗粒,这些颗粒能够自行移动,并且被一波又一波的免疫细胞吞噬。在这些免疫细胞中,很多细胞只要被癌症颗粒感染就会进入肺部组织深处,从而为在血液中漂浮的癌细胞未来安全地安营扎寨和形成新的转移灶(metastatic colonies)开辟道路。
实验观察到,癌细胞碎裂和死亡时使得免疫细胞变成它们的搭档,从而为癌细胞下次到来铺平道路米乐m6。
4月29日:《外泌体无创液体活检应用实例:外泌体表面蛋白检测用于肿瘤诊断》
Belov L等将已知的肿瘤表面标志物抗体固定于芯片上,通过肿瘤细胞和EV做对比,来评判EV作为表面标志物检测源的可靠性。
通过抗体芯片分别检测细胞和血浆中的囊泡表面标志物,约40%的癌细胞表面标志物在囊泡表面表达。
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包裹抗癌药通过胸腔注射施加于肿瘤自身,可以有效杀伤抗药性肿瘤细胞,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肿瘤细胞的抗药性,达到抗肿瘤药物的杀伤作用。
肿瘤来源的囊泡包裹抗癌药物治疗晚期肺癌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并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囊泡包裹抗癌药物可有效避免肿瘤细胞将药物排出胞体,同时增加药物在肿瘤内部的药效发挥,进而促进药物入核杀伤肿瘤细胞。
5月13:Nature reviews: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细胞外膜泡——发病机理与生物标记
细胞外膜泡(EVs)包括外泌体(exosomes)、微泡(microvesicles)、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等米乐m6,它们的成分可反应它们的细胞来源;
脑脊液和血清中EVs的RNA和蛋白质成分可作为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5月13日:第二届世界医学创新峰会(World Medical Innovation Forum)公布了》2016年癌症领域12项颠覆性创新技术》,液体活检位列其中
这是一种新型的血液检测,有可能使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免于接受外科或针吸活检,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取样。
液体活检依靠的是捕获血液中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TC),分离出叫做“胞外体”或“游离肿瘤DNA”的细胞碎片,然后进行分子学分析,可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案。
随着基因测序的资本化运作以及基因检测成本的下降,有数十家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液体活检。
4月20日Predicine与上海云健康宣布合作:将共同致力于在中国肿瘤市场开展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液态活检基因检测。
5月12日Biocept与MedStar Georgetown大学医院合作研究,通过液体活检对肿瘤用药耐药性进行分析。
5月16日华大基因与新加坡液体活检创新产品提供商Clearbridge BioMedic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中国地区的循环肿瘤细胞液体活检技术应用。
火石创造基于大数据工具对全球液体活检领域创新创业全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4月18日发布《液体活检全球地图》,得到了大量专家、创业者、投资者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把国内知名液体活检专家汇聚起来,共同对行业现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下是火石线上线下活动的专家对液体活检领域的一些独特观点:
液体活检是分子诊断在样本来源上的延伸,是分子诊断市场的扩容,是实现为患者做出更好诊断服务的切入点。
在ctDNA检测方面,国外的主要优势还是在其对产品的设计和深度临床验证上。
FISH由于本身的灵敏度限制,几乎无法在液态活检有所应用;PCR是目前最常见的基因检测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但是无法同时检测多个位点。
液体活检商业价值主要分布在中游,核心价值在于中游产品的设计、临床的验证上。
NGS技术(特别是扩增子测序)对融合基因的检测还有很大的缺陷,目前还达不到临床上对该技术的期望。
传统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影像、手术病理、活检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传统诊治存在着2个较为明显的不足:忽视了肿瘤病灶的异质性;忽视了肿瘤的转移环节。
ctDNA检测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较迅速,这得益于核酸检测技术的进步,例如核酸提取技术、qPCR技术,dPCR技术以及NGS技术等。ctDNA的应用尚停留在作为组织样本的补充、进行靶向基因检测的初级阶段。
截至2016年3月,在北京、上海、广东等重点区域的304家三甲医院内,已经有64个医院的78个科室开展了CTC检测.
单细胞测序的产品(尤其是针对CTC单细胞)还不成熟:单细胞的操控、单细胞的基因组扩增很难。
先鉴定单细胞再把它挑出来是很困难的。相比ctDNA,CTC领域的技术门槛更高。
单细胞扩增方面:PCR会按指数扩增米乐m6,但是扩增会有偏向性,极可能会丢掉一些序列信息。
液体活检也可能捕获淋巴转移的肿瘤细胞,因为淋巴转移跟血行转移也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癌症转移方式米乐m6,有时也会交叉。
格诺思博获批的肺癌CTC产品的灵敏度为80.2%,特异性为88.0%,I期患者检出率为67.2%。
从本质上来说,CTC、ctDNA及外泌体三者的用处不一样,不是说任何一个诊断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综合起来。
CTC能提高诊疗的精确性,而ctDNA侧重于对靶向用药和耐药性预警的指导。
技术上我觉得不会有很大突破,行业的突破仍然是对临床应用的把握,一定要用医生的眼光去做产品。技术并非最重要,临床和法规必须重视。
CTC(肿瘤循环细胞)技术临床应用前景有限,ctDNA检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外泌体是ctDNA的有效补充。
在液体活检领域,公司需要在上游技术:样本的高效富集、下游技术:高灵敏度检测技术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解决方案。
液体活检下游的检测技术包括Q-PCR、digital PCR、二代测序。
随着大量投资资金涌入液体活检领域以及行业合规的发展,行业在2017至2018年会呈现非常明显的爆发态势。
目前ctDNA离对健康人群中作筛查还很遥远。在健康人群中的应用首先要有真正的大数据库: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关系;基因突变与肿瘤的位置的关系。
产业发展的路径会经历四个过程和阶段: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的成熟到产品的出现,从产品的出现到临床应用的普及和实施。
跟肿瘤相关的液体活检还是属于行业发展较早期的一个阶段,肿瘤这件事情比无创产前要复杂得多,所以不管是从原始的理论还是技术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最主要的作用是分子病理指导下的靶向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用液体活检的标准进行基因组学的检测,看它耐药的原因,然后针对耐药的靶点进行治疗。但是所有这些对于临床来讲都需要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在有室内质控和时间水平的基础上进行。
外周血的突变检测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是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才能够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同表型的CTCs在肿瘤的复发转移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可能作为新的治疗靶标。
CTC在影像学检测到实体瘤前,肿瘤细胞已发生远端器官转移,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意义。
读取分析ctDNA携带的信息(突变、表观遗传修饰及完整性),用于筛查、预后和进展判断,寻找干预策略。
多种肿瘤和疾病中发现Exosome、Melanoma exosomes训导骨髓祖细胞发生MET,成为促转移表型。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